学院新闻

您的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强化学术引领与工程协同 支撑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突破——2025年辽宁省新能源汽车动力控制与整车技术重点实验室年会在我院成功召开
来源:机械工程学院汽车工程研究所 作者:盈亮 发布人:张韧男 时间:2025-11-21 浏览:

近日,辽宁省新能源汽车动力控制与整车技术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暨辽宁省车辆先进设计制造专业技术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创新中心”)2025年年会在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顺利召开。本次会议以“强化学术引领与工程协同,支撑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突破”为主题,来自高校、科研院所和行业企业的专家齐聚一堂,围绕平台建设、成果转化与人才培养开展深入交流与研讨。



平台建设成果回顾

大会伊始,大连理工大学科技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孙金伟致欢迎辞。他回顾了实验室自2009年成立以来在科研规划、技术突破、成果转化及平台建设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强调学校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实验室和创新中心发展,为服务辽宁省乃至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机械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实验室主任亓昌教授全面介绍了学院在学科建设、科研基础、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整体实力。他表示,学院将持续作为两大平台的坚强后盾,为推动科研创新与产业协同发展提供保障。汽车工程研究所所长、创新中心副主任徐金亭教授详细汇报了研究所近年来在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整车动力学仿真等领域的研究进展,并介绍了“智能驾驶车辆”专项攻关计划实施情况。



科研进展与发展挑战



实验室副主任徐福国教授汇报了实验室2024年度的科研任务执行、成果产出、平台开放共享及人才培养成效。实验室副主任盈亮副教授介绍了新一届学术委员会的构成: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李克强教授担任主任,陈秉智教授(大连交通大学校长)、申铁龙教授(大连理工大学)担任副主任。委员涵盖清华大学、一汽集团、航天科技等国内一流高校与头部企业的技术领军人物,为实验室发展注入坚实的学术支撑力量。


创新中心建设与路径探索



创新中心主任侯文彬教授就2024年度中心整体运行情况进行了汇报。与会专家围绕“车辆轻量化制造技术”“汽车车身数字化仿真优化”等关键领域,聚焦成果转化效率、人才资源集聚、设备资源短板等核心问题展开深入讨论。

会议明确,下一阶段创新中心将以“成果落地”为目标导向,深入调研企业技术需求,开展技术可行性评估,推动校企协同创新,加快科研成果向产业化转化步伐。


战略引领与未来展望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克强教授高度肯定实验室和创新中心前期工作。他指出,未来应聚焦汽车智能网联、新能源安全与轻量化制造三大研究方向,紧密结合整车企业需求,推动关键技术成果深度融入产业链。同时,实验室发展应顺应“双碳”战略、新质生产力塑造和汽车强国战略,主动调整科研组织方式、优化人才体系,提升科研服务国家战略与区域发展的能力。



大连理工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实验室副主任赵剑教授组织与会专家围绕实验室与中心未来发展方向开展专题研讨,建议平台应更紧密对接辽宁省汽车产业实际需求,锚定2025年重点任务,打造协同创新发展新模式。


年会总结与实践交流

在会议总结中,亓昌教授指出,此次年会通过“总结成果、分析问题、部署任务”,进一步凝聚了发展共识,明确了两大平台未来的发展思路与重点方向。他强调,实验室与创新中心将以此次年会为新起点,持续加强在科研攻关、人才培养与成果转化等方面的联动协作,助力构建我省新能源汽车产业新优势,打造区域经济发展新动能。



会后,与会专家实地参观了大连理工大学高性能精密制造全国重点实验室及汽车工程研究所实验平台,深入了解平台技术条件与科研支撑能力。


汇聚智慧 共促发展

本次年会汇聚了来自全国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专家学者,围绕新能源汽车动力控制与整车技术的前沿趋势、创新成果和实践路径展开深入探讨。会议不仅为科研与产业搭建了高效对话平台,也为辽宁省乃至全国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标志着实验室与创新中心在新阶段将以更加开放、高效、协同的姿态,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发展需要。


来源:机械工程学院汽车工程研究所

作者:盈亮

图文编辑: 李信乐

审核校对:冷鸿涛、姜雨杉、张韧男

版权所有  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分享到:    

E-Mail:me@dlut.edu.cn
地址: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凌工路2号 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邮编:116023